人工智能学院 日期:2024-03-20 28599
****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国家战略和智能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型、复合型高层次IT工程技术和IT管理人才,着重于应用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提升,以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主要使命,满足企业需求,促进企业发展,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一、关于人工智能学院
1.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是一所什么样的学院?
答: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技术学院成立于2017年5月28日,2018年8月更名为人工智能学院,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第一个全面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新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自动化研究所担任主承办单位,联合计算所、沈阳自动化所、软件所、声学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等为共同承办单位。教育项目包括博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及培训和认证等人才提升项目。
2.人工智能学院课程与培养体系是怎样的?
答: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学校IT类非全日研究生培养已有10多年的历史),学院形成了一套与职业发展相结合的课程与培养体系。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一级学科核心课、一级学科普及课和公共选修课,把研讨课、实验课增加到学生的学习中,实现课堂授课与专家讲座的相互补充。课程实践性强、技术与管理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延伸课程学习深度,满足终身学习要求。同时,学院还有丰富的前沿技术系列讲座和人文综合系列讲座,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不仅如此,学院依托研究所强大的师资及学习实验平台,学生在学期间可以有机会参与到研究所导师课题项目中来,直接接触到与AI 息息相关的前沿项目,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提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宝贵机会,为个人的工作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3.学院的论文实践阶段工作安排如何?
答:学院以提高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严格要求学生论文培养工作。学院根据学生的不同背景和论文方向,增强与中国科学院大学相关研究所导师的合作力度、开拓学生实训基地,为学生论文工作提供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课题选择。非全日制的学生培养基本上和全日制的学生培养是相同的。
4.人工智能学院具有怎样的师资?
答:学院授课教师和论文导师由来自国外专家、中国科学院大学 IT领域相关研究院所科学家、产业界具有高级职称人员构成。学院目前拥有48位专任教师,其中包括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6位IEEE Fellow,13位杰青,4位优青。
5.人工智能学院开展了哪些科研工作?
答:学院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科研实践环境,人工智能学院面向国际科学前沿,下设复杂系统智能、人工智能基础、模式识别与机器感知、语言与知识处理、智能机器人等5个教研室。拥有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为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提供实践平台。
二、招生报名
1.非全日制是怎么回事呢?
答:2016年教育部出了新政,非全日制的学生毕业后也有学位证和毕业证。非全日制的学生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学历、学位和全日制学生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社会认可,硕士毕业后可以继续读博士。
2.报考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②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④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⑤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2022年起,我校所有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网报时报考类别只能填报“定向就业”,报考类别填报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将不予准考。定向就业硕士生必须在录取前签署三方定向培养协议。定向生毕业时按协议到定向单位就业,不再进行就业派遣。定向就业生,不转户口、人事档案和工资关系。